加密货币市场暴跌:比特币跌破9万美元,
298 2025-02-25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刚结束,本周徐汇区又迎来一场区块链领域的重磅活动。2月25日,2024Web3.0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漕河泾开发区举行。39支获奖团队从国内外515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奖项目聚焦区块链底层技术突破、数字身份认证、去中心化应用等关键领域展开创新研究。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区块链、Web3.0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联展开解析,探讨前沿技术与产业及人类个体之间的关系。
今年以来,看似突然爆火的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其实在本世纪初就已诞生雏形。2005年爱知世博会,几可乱真的机器人接待员能听懂4国语言、适配2000余种回复和面部表情,索尼公司推出的机器狗产品也惊艳亮相。在当时就有人提出,2050年有望诞生能与人类同场竞技的机器人足球运动员。
现在看来,20年前的预言似乎要更快实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概念自1956年诞生后到20世纪末,经历了起步期、反思期、应用期和低迷期。直到本世纪初,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助推人工智能摆脱低迷,迈入稳步发展期。从波士顿动力公司推出的动力平衡四足机器狗,到“人工智能教父”杰弗里·辛顿提出深度学习概念,人工智能在2010年后开始进入大数据引领的蓬勃发展期。而在历经AlphaGo战胜李世石、OpenAI开发GPT-3等里程碑事件后,人工智能终于迎来当前的爆发期。
“‘小数据’时代,即便是牛顿时代的近代科学研究方法,也能基本解决大多数科学问题;但在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工程、社会、经济、金融等领域的知识,都能蕴含在数据里。”郑志明说,通过计算方法让数据化的知识运转起来,像人脑一样思考,这种机器学习能力就是人工智能。
理解了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其所面临的挑战也逐渐清晰:范式的泛化性、精准性与可信性。
郑志明表示,当下人们提到人工智能大模型时常说的“降低算力成本”,其实可以靠参数脱敏技术解决。DeepSeek就是一个现成案例,通过蒸馏技术降低算力成本,降低了大模型对数据精度的要求。而数据脱敏技术恰好在区块链、Web3.0强调的隐私计算领域有重要作用。通过实现“数据不动计算动”,解决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的全局性”与“隐私加密的局部性”之间的矛盾。
“不是所有数据都要非常准确,牺牲一些数据精度,能大幅降低算力成本,这是隐私计算的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郑志明说,从Web1.0的“信息互联”到Web2.0的“人人互联”,当下进入Web3.0时代的目标则是实现“价值互联”。而Web3.0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重要方向,正是以区块链和隐私计算为架构,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提升效率,实现从传统互联网“传递信息”到大数据时代“传递价值”的转化。
本届Web3.0创新大赛,参赛团队就围绕Web3.0、数字身份、数字信任等三大关键领域,对上述行业挑战展开了技术创新与突破。
如,清华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融合RAT(检索增强思维)与HLLM(分层大语言模型)的“多源数据驱动智能用户画像及个性化推荐系统”,突破了传统推荐系统的局限。上海赛区的参赛项目探索 Web3.0 与行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围绕智能合约自动化、去中心化身份认证与 AI 驱动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创新价值的解决方案。大赛还吸引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传统运营商参与,推动区块链与5G、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创新。
创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多元生态的支撑。去年以来,徐汇区通过“数链空间”等约8万平方米创新载体,汇聚了浦芯研究院、长三角数链公司、可信区块链测评(华东)中心等顶尖科研机构,辖区内还有微软、腾讯、商汤科技等近50家生态企业,形成了“技术+产业+资本”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其中,浦芯研究院主导研发的全球首个Web3.0底层开源操作系统,突破了区块链系统安全、动态自适应技术等核心难题,为Web3.0的开发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技术底座。长三角数链公司打造的国内最大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目前已完成1200余台算力设备上架,为大规模区块链创新探索奠定了基础。
徐汇区则在去年发布了《徐汇区关于推动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对区块链链主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补贴,单一企业最高可获4788万元资金支持。通过政策扶持和平台搭建,徐汇正吸引全球资源汇聚,攻关软硬一体、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底层技术。
本次大赛由中国互联网协会、香港Web3.0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浦芯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徐汇区数据局、西岸集团联合承办。
原标题:未来已来!Web3.0大赛揭示科技新视界,20年前预言能否加速成真
栏目主编:茅冠隽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