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盘前】比特币重返10万美元,以太
183 2025-05-09
来源:元透社
2025 年 5 月 8 日,美国参议院未能通过《GENIUS 法案》,其中包含的禁止科技巨头发行自有稳定币条款引发的争议,恰好为 Meta 重启加密货币项目提供了微妙的政策窗口期。
GENIUS法案的主要发起人参议员比尔·哈格蒂 (R-Tenn.)
同一天,财富杂志等媒体披露,Meta 正与多家加密货币公司洽谈引入稳定币支付,重点探索 Instagram 平台上的跨境小额结算场景。这标志着 Meta 在经历 Libra/Diem 项目的挫折后,正以更务实的策略重返加密货币领域。
Meta CEO 扎克伯格
Meta 此次重启并非简单的卷土重来,而是基于市场环境和监管压力的战略调整。
2019 年推出的 Libra(后更名 Diem)曾试图打造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全球稳定币,但因引发各国对货币主权和金融稳定的担忧,最终在 2022 年出售资产给 Silvergate 银行。
如今,Meta 选择以稳定币支付应用为切入点,重点探索跨境支付和创作者经济场景,目标更聚焦且风险可控。
这一转向与加密货币行业的成熟度提升密切相关。
2025 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已达 1930 亿美元,交易量接近 27.1 万亿美元,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领域的关键桥梁。
Meta 显然希望借助这一趋势,将稳定币整合到旗下社交平台(如 Instagram)的支付生态中,降低跨境转账成本并提升创作者收入结算效率。
Meta 的初步探索集中在Instagram 创作者的跨境支付。
目前,创作者通过传统电汇接收海外收入需支付高额手续费(通常为 3%-5%),而稳定币可将费用降至 1% 以内。这种成本优势可能吸引更多创作者加入 Meta 平台,增强其内容生态的竞争力。
尽管 Meta 尚未披露新项目的具体技术细节,但分析认为其可能采用中心化稳定币模式,即 1:1 锚定美元,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托管储备资产。
这与 Diem 后期的策略相似,但更强调合规性。
此外,Meta 可能与现有区块链(如 Aptos 或 Sui)合作,而非自建底层,以加快落地速度。
Aptos 曾是 Diem 团队成员创立的公链,使用 Meta 开发的 Move 语言,技术兼容性较高。
前 Plaid 高管 Ginger Baker 的加入是关键信号。
Plaid 是美国领先的金融数据平台,专注于银行账户连接和支付合规,而 Baker 在 Stellar Development Foundation 的经验(Stellar 是跨境支付领域的知名区块链)将帮助 Meta 构建符合监管要求的支付基础设施。这表明 Meta 此次更注重与监管机构的合作,而非对抗。
美国参议院在 2025 年 5 月 8 日未能通过《GENIUS 法案》,其中包含的禁止亚马逊、Meta 等科技巨头发行自有稳定币的条款,反映了立法者对市场垄断和数据滥用的担忧。
尽管法案搁置为 Meta 争取了时间,但未来监管不确定性仍存。例如,共和党议员 Josh Hawley 等认为,大型科技公司掌握稳定币发行权可能导致市场垄断和数据滥用。
稳定币的跨境支付特性使其面临多国监管审查。
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要求稳定币发行商建立严格的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机制,并定期公开储备审计报告。Meta 需在不同司法辖区间协调合规标准,这可能延缓项目进展。
此外,Meta 过去的隐私争议(如剑桥分析事件)使其在推出金融服务时面临额外 scrutiny,监管机构可能要求其在用户数据使用和金融交易安全之间建立更严格的隔离机制。
Meta 若整合稳定币支付,需解决用户数据与金融交易的合规性问题。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 AI 系统必须进行数据审计,单次合规审查费用超过 10 万美元,这对个体开发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但超级群体凭借全球化的法律团队和合规体系,能够有效应对政策风险。
Meta 的入局可能加速稳定币的主流化。
若 Instagram 成功整合稳定币支付,预计将有数亿用户接触加密货币,推动 USDC、USDT 等主流稳定币的流通量增长。
同时,这也可能刺激其他科技公司(如亚马逊、谷歌)跟进,形成 “科技巨头 + 稳定币” 的竞争格局。例如,万事达卡已与 Circle、Paxos 合作,探索稳定币在支付网络中的应用。
目前,全球创作者通过 PayPal、Stripe 等平台收款需承担高额手续费,而稳定币可将成本降低 70% 以上。这可能吸引更多创作者加入 Meta 平台,增强其内容生态的竞争力。
稳定币的低成本跨境支付特性可能挑战 Visa、Mastercard 等传统支付巨头的市场地位。Meta 若能整合 WhatsApp 的全球用户(超 20 亿),可能在跨境支付领域形成新的基础设施。
Meta 可能先在部分国家(如印度、巴西)开展小规模试点,验证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和创作者经济中的可行性。
同时,其可能与银行、支付机构合作,建立合规的出入金通道,例如通过 Circle 或 Paxos 发行稳定币。
若美国下一步出台明确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如类似《GENIUS 法案》的新提案),Meta 可能加快项目落地;反之,其可能转向合规压力较小的地区(如东南亚)拓展业务。
此外,Meta 可能探索将稳定币与 AI 结合,例如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分配创作者收入或实现动态定价。
稳定币可能成为 Meta 元宇宙(如 Horizon Worlds)的核心交易媒介。用户可使用稳定币购买虚拟商品、参与虚拟活动,甚至通过去中心化金融(DeFi)获取收益。这与 Meta 构建 “数字经济闭环” 的战略高度契合。
Meta 重启加密货币项目,既是对市场趋势的回应,也是其从 “社交巨头” 向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提供商” 转型的关键一步。
尽管面临监管不确定性和技术挑战,但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支付场景优势,仍使其成为稳定币领域不可忽视的玩家。
未来,Meta 的加密货币之路能否成功,将取决于其与监管机构的博弈能力、技术落地的执行力,以及生态合作伙伴的协同效应。
这一动态值得持续关注,因其可能重塑全球支付格局和创作者经济的未来形态。
附录:关键术语解释
稳定币
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旨在减少价格波动,如 USDC、USDT。
合规审查
对企业或项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营合法。
跨境支付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资金转移,通常涉及汇率转换和手续费。
元宇宙
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数字世界,用户可在其中进行社交、交易、娱乐等活动。
DeFi(去中心化金融)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服务,如借贷、交易,无需传统金融机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