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争议提案:OP_RETURN 数据限制 回归
499 2025-05-06
编译:白话区块链
几个月来,加密资产交易者们一直在焦急地刷新价格图表,期待“山寨季”的到来,届时山寨币将大幅飙升。然而,尽管有看涨的预测和短暂的上涨,山寨季依然迟迟未现。
比特币继续主导市场,让山寨币爱好者不禁疑惑:为什么山寨季迟到了?到底还会有山寨季吗?
比特币的主导地位——其占加密市场总市值的比例——在2024-2025年间一直徘徊在60%左右,这是自2017年牛市以来未见的水平。这种主导地位反映了市场对比特币的偏好,原因在于其稳定性和机构的广泛采用。
机构关注:2023年末和2024年初批准的比特币ETF吸引了数十亿美元资金流入BTC,使其成为加密市场的“避险资产”。像贝莱德(BlackRock)和富达(Fidelity)这样的大机构优先选择比特币,忽视了山寨币。
减半效应:2024年比特币减半事件强化了其稀缺性叙事,吸引了本可能流入风险更高山寨币的资金。
正如分析师本杰明·考恩(Benjamin Cowen)所指出的,“山寨币通常在比特币完成抛物线式上涨后才会开始上涨”。由于BTC仍在不断创下新高,投资者没有理由转向山寨币。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山寨季希望的隐形杀手。与2020-2021年牛市(由近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推动)不同,2024-2025年以量化紧缩(QT)和高利率为标志。
流动性紧缩:量化紧缩抽干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风险偏好。作为投机性资产的山寨币依赖于过剩的资本,没有流动性,它们只能停滞不前。
降息延迟:尽管市场传言美联储可能转向宽松政策,但降息仍遥遥无期。在借贷成本降低之前,机构和散户投资者都不愿在山寨币上冒险。
这一宏观经济背景与之前山寨币季的流动性泛滥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Meme和DeFi代币曾大幅飙升。
加密市场充斥着超过15,000种山寨币,但流动性却跟不上。新项目每天都在推出,但总资本池依然分散,导致潜在收益被稀释。
资本分散:更多的代币争夺相同的流动性,即使是有潜力的项目也难以获得关注。
风险投资谨慎:加密项目的风险投资从2022年的294亿美元下降到2024年的71亿美元,山寨币的开发资金严重短缺。
这种供应过剩创造了一个“拥挤的市场”,只有具备突出实用性或病毒式热度的代币才能脱颖而出——这与2017年的ICO热潮或2021年的NFT狂热相去甚远。
山寨币季通常由散户的FOMO(害怕错过)驱动。然而,2025年的散户参与度与过去周期相比明显减弱。
社交情绪低迷:追踪加密相关社交媒体活动的指标显示,市场缺乏2021年狗狗币或柴犬币热潮时的狂热。
谨慎行为:在2022年市场崩盘中受创的散户投资者如今更倾向于比特币而非山寨币。正如一位交易者所说:“当BTC今年上涨了150%,为什么要买Meme?”
没有散户的热情,山寨币缺乏点燃持续上涨的燃料。
监管明确性对山寨币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被归类为证券的代币。尽管特朗普政府的亲加密立场点燃了乐观情绪,但进展依然缓慢。
ETF延迟:针对Solana、XRP和狗狗币的山寨币ETF仍陷于监管困境。分析师认为它们有65-90%的批准可能性,但时间表尚不清楚。
DeFi与稳定币审查:对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和稳定币的监管模糊抑制了创新,使机构资金望而却步。
在监管机构批准山寨币ETF或明确规则之前,不确定性将继续存在。
加密市场具有周期性,山寨币季通常出现在比特币四年周期的最后一年。虽然2025年被认为是下一个山寨季,但延迟并非没有先例。
2017 vs. 2021:两次山寨季都在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并进入盘整后发生。如果BTC稳定在10万美元以上,资本可能最终流入山寨币。
ETH/BTC比率:以太坊对比特币的表现不佳表明山寨季尚未开始。历史上,以太坊通常引领山寨币上涨,但其对BTC的比率仍接近多年低点。
山寨季并未消失,它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条件。比特币的主导地位、宏观经济压力和监管障碍暂时按下了山寨币狂热的暂停键。然而,历史表明,一旦BTC进入平稳期,流动性回归,山寨币将迎来属于它们的时刻。
目前,耐心和选择性地投资于具有强大基本面的项目——如人工智能、DeFi或Layer-2解决方案——是关键。正如加密圈的谚语所说:“在市场中的时间胜过试图抓住时机。”
保持关注,谨慎行事,并密切留意比特币主导地位。山寨季的时钟在滴答作响——只是时间问题,而非是否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