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突破79000美元,日内下跌4.04%
46 2025-04-07
大家好,我是Lily,现任天鹅基金会主席。在座的许多人,尤其是APEC的与会者,可能认为Simone(注:疑似区块链项目名)只是一个普通的代币链或小型链。但根据我过去4-5年参与Simone生态的经验,这种看法并不全面。
最初我们以DeFi链起步,后来转型为游戏链、深度链,一年前又发展为支付链(PayPhi Chain)——专注于稳定币和支付场景,最近则升级为“新链”。若将这些阶段整合,Simone本质上是一个“全能链”。我认为,这正是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终极目标:区块链技术应像互联网统一55亿人的注意力一样,统一全球的财富、交易和金融资源。
加密技术的核心是构建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连接55亿人的金融账户。更宏观的愿景是打造“互联网资本市场”。我想分享几个关键概念,这不仅是Simone的未来方向,更是整个加密行业的下一阶段。过去15年我们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机期,但本质上,加密技术始终致力于让最广泛的群体能够接触和运用最丰富的金融资产——这就是“互联网资本市场”的意义。
当下最紧迫的问题在于技术与政策的结合。现有资本市场并未普惠大众。引用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CEO拉里·芬克的话:“当前经济环境下,所有人都在焦虑。”尤其在最近48-72小时内,我接触的每一位客户、领导层和普通人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担忧。
历史或许告诉我们“长期问题终会解决”,但现实数据不容乐观:
美国梦的消退:仅27%的美国人仍相信“勤奋能带来成功”,这一比例在15年内腰斩。
劳动与资本的失衡:50年前,25小时劳动可换取1份标普500指数份额;如今需195小时。资本回报与劳动回报的差距持续扩大。
资本市场的封闭性:硅谷著名风投Bill Gurley指出,创新科技公司上市时间从早期缩短变为延迟至10年以上,增长红利被私募市场垄断。
与此同时,损失却由社会共担:
美国国家债务增长800倍,纳税人承担利息成本560倍的飙升。
资本收益私有化与损失社会化的矛盾愈演愈烈,催生了UBI(全民基本收入)等讨论。
与福利经济(如UBI)不同,加密技术提出了“社区资本主义”和“全民基本机会”(UBO)。以阿拉斯加某社区为例:居民不领取固定补贴,而是共享渔业收益,从而激励集体贡献。这种模式在资本市场层面的体现,正是加密技术倡导的“所有权经济”——通过链上资产实现普惠金融。
私募市场门槛抬高,科技IPO可及性下降,但科技仍是财富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散户需求转向“侧门”渠道(如SPAC),而美股“七巨头”占据标普500三分之一市值,反映出高增长资产的集中化。
加密市场成为例外:它提供了无门槛的公开市场准入,满足了全球对可投资资产的渴求。
传统IPO需耗费1000-2000万美元法律与投行成本,仅适合募资超5亿美元的企业。
全球金融中心(如得州、欧洲)争夺上市资源,但加密网络的分布力远超它们。
链上证券化已可实现(如Pointless等项目),直接上市(如Coinbase案例)也将惠及中小型企业。
过去15年,加密领域充满投机(ICO、NFT、DeFi、MEME币)。随着行业成熟,我们将转向“中等风险谱系”——承载真实价值、合理定价的资产,让全球55亿互联网用户进入资本市场。未来的图景是:
资本市场成为标配功能
人人皆可交易
所有应用皆金融化
万物皆可资产化
这就是2025年我们要构建的“互联网资本市场”。
感谢Lily关于互联网资本市场的深度分享。接下来有请OKX总裁黄女士带来主题演讲《学会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