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暴跌:比特币跌破9万美元,
298 2025-02-25
比特币再现大跳水。2月25日,加密货币市场大幅杀跌,比特币一度跌破9万美元,创1月中旬以来新低。在这背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关税政策的强硬表态、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市场动能的减弱等多重因素交织。值得一提的是,最近24小时,全球共有近37万人被爆仓,爆仓总金额达13.6亿美元。这也意味着一大波走钢丝的投机者遭血洗。
跌破9万美元
最新数据显示,比特币跌幅进一步扩大,已来到8.9万美元下方。截至2月25日17时30分,比特币价格报88701美元,24小时内跌7.7%。以太坊、Solana、狗狗币等一众加密货币跌幅均超过10%。
伴随价格波动而来的是巨大的市场震荡。Coinglass数据显示,最近24小时,全球共有近37万人被爆仓,爆仓总金额达13.6亿美元。
消息面上,特朗普推行的强硬关税政策成为近日比特币下跌的主要原因。当地时间2月24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后举行联合记者会。在被问及有关下个月即将到来的美对墨加两国加征关税截止日期时,特朗普表示,正按计划推进加征关税,而且看起来进展"非常快"。
特朗普本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3日,特朗普宣布对两国加征关税措施暂缓30天实施,并继续进行谈判。根据这一决定,相关加征关税措施将于3月4日生效。
此外,稍早之前,币圈发生的史上最大盗窃案,让加密货币安全再受质疑,导致大量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当前市场的下跌行情显然与多重因素交织相关,短期内持续性的压力很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香港区块链协会荣誉主席于佳宁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于佳宁同时指出,技术面上比特币近期的区间震荡也反映了市场动能的减弱。自2月初以来,比特币价格一直在9万至10万美元之间波动,市场未能持续突破这一区间。随着前期强劲上涨,市场出现了获利回吐压力,若未能迅速恢复信心,价格可能仍会维持在这一范围内,甚至出现向下突破的可能。
不过在于佳宁看来,当前的下跌行情很可能是一次技术性调整而非长期趋势逆转。中长期看,比特币价格在经历当前调整后有望重新进入上升通道。ETF持续吸引的资金流入、机构投资者的战略配置,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在内的潜在的宏观经济催化剂都可能推动价格回温。
监管态度分化明显
另一则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消息在近日也引发市场关注。美国南达科他州立法机构的议员推迟了一项可能允许该州投资比特币的投票,这实际上扼杀了该法案。
虽然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曾高调宣称,将推动比特币成为国家"战略储备资产",而如今在美内部,对这一事项的态度呈现较大分歧。尽管多州已提出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法案,也有蒙大拿州等对此进行了否决。
将目光转向全球,各国监管对于加密货币的态度同样分化明显。例如,欧洲央行对于将比特币纳入储备持强烈反对态度。不过,捷克国家银行正在评估将5%的储备配置比特币的可能性,理由是其与传统资产的低相关性可增强多元化。
有人对比特币寄予"数字黄金"的厚望,有人担忧其高风险。整体来看,各国对虚拟资产本质的认知和侧重不同,以及对于金融稳定、创新潜力和资本流动的不同平衡考量,决定了比特币的差异化定位。发达经济体普遍采取谨慎监管路线,亚洲地区则表现出极端对比,日本和新加坡走向制度化接纳,中国香港大力发展虚拟资产产业。"总体而言,监管的严格与宽松直接影响了虚拟资产市场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动力,但在另一层面也加剧了风险管控的难题。"于佳宁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将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的概念在理论上具备吸引力,尤其是其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特征让其成为了对冲通胀和金融系统不稳定的工具。然而,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风险和阻碍,包括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性使得其在短期内的价值难以预测;全球金融体系对比特币的监管态度不一,许多国家的法律框架尚未完全适应虚拟资产,国际间的协调和共识也成为一大障碍。
于佳宁预测,除了美国在特朗普新政府领导下可能加速推进比特币储备相关法案外,还有某些地区实施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尤其是那些经历过高通胀、货币贬值或金融危机的国家,可能会倾向于考虑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例如萨尔瓦多作为全球第一个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但仍然坚持购买比特币进行储备。其他如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家,长期受到高通胀和货币贬值的困扰,也可能会对比特币持有态度较为开放,考虑将其作为稳定外汇储备的替代方案。此外,一些具有较强金融创新意识的经济体,如部分中东地区的国家,特别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可能也会考虑将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型的战略储备资产。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董晗萱